软泡遇火时,因表面积巨大,而极易燃烧,而且会产生氰化氢等有毒气体和烟雾,因此用于具、车辆、飞机等垫材的软泡,应具有一定的阻燃性。
阻燃剂的主要要求是:能与原料和添加剂混合相容,不会再成品中渗出或迁移;对成品泡沫物理性能影响尽可能小;燃烧时生成极少量的无毒性烟雾;在生产泡沫体时有足够的热稳定性;在着火时通过蒸发和分解作用降低温度并隔绝空气;有一个最佳的价格效率比。
一般软泡在250~300℃就可降解而释放出可燃性气体,使燃烧速度加快,若能改变聚合物结构,其熔融温度,这样在受热时泡沫就会先形成熔滴离开火源,而不会分解出可燃气体,这样也达到阻燃目的。高回弹软泡的自阻燃性能即源于此。
软质泡沫的阻燃化,一般通过加入阻燃剂的方法来实现。阻燃剂有反应型和非反应型两种,能用于软泡的反应型阻燃剂较少。
软泡中使用的阻燃剂大体上可分为三类:
(1) 含磷和卤素的化合物;
(2) 含氮化合物;
(3) 氢氧化物
含磷阻燃剂与含卤素阻燃剂一起使用时会产生协同效应,燃烧时它们会形成沉重的三卤化磷、五卤化磷以及卤氧化磷气体,这些不燃气体覆盖在着火物上,起到了隔绝空气的灭火作用。其中,含溴阻燃剂比含氯阻燃剂效果更好,因为含溴阻燃剂形 成的不燃烧气体,容重更大,它沉积在火场并可保持较长的时间。工业上实际应用的阻燃剂往往是同时含有磷和溴或氯的化合物,有时甚至是包含磷、溴、氯三种元素的化合物。这类化合物在提供阻燃性的同时,对聚氨酯泡沫也有较强的增塑作用,因此,当为了取得较好的阻燃效果,添加量比化较大时,泡沫塑料的某些机械性能,如抗拉强度,回弹性、压缩变定等性能均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